得辠
成語(Idiom):得辠
發音(Pronunciation):dé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對自己的行為或言語感到抱歉,向對方道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得辠是由“得”和“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得”是動詞,意為“得到”或“獲得”,而“辠”是形容詞,意為“懊悔”或“自責”。得辠合在一起,表示對自己的行為或言語感到抱歉,向對方道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得辠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對上級、長輩、客人等表示歉意的場景。當我們的行為或言語冒犯到他人,或者做錯了事情,需要向對方表示道歉時,可以使用得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得辠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故事中,晉國的襄公因為軍隊的失敗而感到非常自責和懊悔,他對他的臣子說:“吾得罪于天,天其辠我。”意思是說,他認為自己的失敗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后來,這個故事被引申為對自己的行為或言語感到抱歉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得辠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得”是動詞,表示動作的結果,“辠”是形容詞,表示主語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昨天的冒犯深感得辠,請原諒我。
2. 我的話傷害了你,我感到非常得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得辠”和“得罪”這兩個詞的發音相似,來記憶得辠的含義。同時,可以將得辠與道歉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歉相關的成語,如“抱歉萬分”、“悔過自新”等,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小心打破了同學的鉛筆,感到得辠。
2. 初中生:我對老師的批評深感得辠,以后會更加努力學習。
3. 高中生:我對考試作弊的行為深感得辠,我會向老師坦白并接受處罰。
4. 大學生:我對失約感到得辠,下次會提前通知你。
5. 成年人:我對無意中傷害了朋友的感情感到得辠,我會向他道歉并補償。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