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憤
成語(Idiom):憤憤不平(fèn fèn bù píng)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fèn bù p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感到憤怒和不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憤憤不平是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憤憤”組成,表示憤怒和不滿之情。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感到憤怒和不滿,表示對不公正行為的強烈反對和抗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憤憤不平常用于表達對社會不公平現象、不道德行為或不公正待遇的憤怒和不滿??梢杂脕硇稳輦€人或群體對不公正待遇的抗議和反對,也可以用來形容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24年,魯國的僖公去世后,魯國的國君之位應該由他的兒子公子惡取而代之。然而,公子惡卻因為殘忍和不賢能而不被人們所認同。于是,公子惡的弟弟公子糾認為自己更適合繼承國君之位,但最終卻被公子惡排除在外。公子糾對此感到憤怒和不滿,他憤憤不平地表示自己應該是繼承國君之位的合適人選。后來,人們用“憤憤不平”來形容對不公平待遇的憤怒和不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憤憤不平。
2. 她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到憤憤不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憤憤不平”與憤怒和不滿的情緒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對不公平待遇時的憤怒和不滿的情緒,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憤怒和不滿相關的成語,如“義憤填膺”、“怒不可遏”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同學們被欺負時,我感到憤憤不平。
2. 初中生:我對那些不公平的規定感到憤憤不平。
3. 高中生:面對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我憤憤不平地表示自己要為正義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