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牘
成語(Idiom):連牘
發(fā)音(Pronunciation):lián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連續(xù)的牘(紙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連續(xù)寫下的文字,形容寫作連續(xù)不斷,篇幅很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文章、作品或著作的篇幅很長,內容豐富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寫作勤奮,著作等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太史公自序》:“臣聞古之善書者,或有連牘數(shù)十萬言者,或有絕簡數(shù)十言者。”這里的“連牘”指的是古代寫作連續(xù)不斷、篇幅很長的文字。后來,人們將其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文章篇幅很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連+牘。牘指紙帛,這里用作寫字的載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真是一部連牘之作,看了兩天還沒看完。
2. 他是一位連牘之才,每天都能寫出大量的文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連牘”與“連續(xù)的紙帛”聯(lián)想在一起,形象地表示文章或著作篇幅很長。可以通過將“連”字與“連續(xù)”聯(lián)想,將“牘”字與“紙帛”聯(lián)想,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寫作相關的成語,如“滿紙荒唐言”、“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連牘的作文,我寫了一整個下午才寫完。
2. 初中生:這篇文章太長了,簡直是一篇連牘之作。
3. 高中生:為了準備考試,我每天寫幾千字的筆記,真是一位連牘之才啊。
4. 大學生:我最喜歡讀那些篇幅很長的小說,真是一部連牘之作。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