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
基本解釋
◎ 舊約 jiùyuē
[Old Testament] 《圣經》中記載上帝和希伯來之間立的契約
英文翻譯
1.(基督教《圣經》的前一部分) the Old Testament
詳細解釋
(1).從前的約言;從前的盟約。《后漢書·梁統傳》:“丞相 王嘉 輕為穿鑿,虧除先帝舊約成律。” 南唐 馮延巳 《采桑子》詞:“如今別館添蕭索,滿面啼痕,舊約猶存,忍把金環別與人!”
(2).指原先的契約。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前回說起的書,是繼《偽自由書》之后的《準風月談》,去年年底,早已被人約去……現在印起來,還是須照舊約的。”
成語(Idiom):舊約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y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過時、不再適用的約束、規定或條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舊約原指《圣經》中的舊約,后來引申為一種約定、規定或條款。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些制度、規定或約束已經過時,不再適用于現實情況,需要進行更新或改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討論社會制度、法律法規、政策等方面的改革或更新。也可用來形容某些陳舊的觀念、思想或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段對話。孔子曾經說過:“舊約不可廢也,約束之至也。”意思是說舊約雖然不能廢除,但也需要有所限制。后來,人們將這句話引申為成語“舊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舊約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形容詞“舊”和名詞“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制度已經過時了,應該考慮更新舊約。
2. 政府正在進行一系列改革,旨在廢除陳舊的舊約。
3. 我們需要打破舊約,創造一個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社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陳舊的紙卷上寫著“舊約”兩個字,表示這個約束已經過時,需要更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中的相關內容,了解孔子對舊約的看法以及他對社會制度改革的思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舊約是每天按時完成作業。
初中生:我們學校需要更新舊約,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高中生:這個社會的舊約已經束縛了我們太久,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大學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舊約,以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