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臭名昭彰
發音(Pronunciation):chòu míng zhāo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壞名聲極其惡劣,聲名狼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臭,指惡臭;名,指名聲;昭彰,指明顯。形容某人或某事的壞名聲非常明顯,廣為人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有著極其惡劣的聲譽或名聲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于描述壞人、壞公司、壞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臭名昭彰,不可不知也。”這句話出自《左傳》中的一段記載,原文意為“壞名聲非常明顯,不可不知道”。后來,人們將“臭名昭彰”作為一個成語來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臭名昭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因為不誠信的行為而臭名昭彰。
2. 那個政治家因為貪污腐敗而臭名昭彰。
3. 這位歌手因為丑聞而臭名昭彰,再也無法在娛樂圈立足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拆分為“臭名”和“昭彰”兩部分進行記憶。臭名表示壞名聲,昭彰表示明顯,將兩個部分聯想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臭名昭彰”以外,還有一些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名譽掃地”、“聲名狼藉”等,可以進行對比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小偷因為偷東西被抓住了,他的臭名昭彰。
2. 初中生:這個學生因為作弊被老師發現,他的臭名昭彰,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這個公司因為虛假宣傳受到了社會的譴責,它的臭名昭彰,很多人都不敢購買它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