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袞
基本解釋
指宰輔。《后漢書·伏湛牟融等傳贊》:“ 牟公 簡帝,身終上袞。”《周書·趙貴獨孤信等傳論》:“宏材遠略,附鳳攀龍,績著元勛,位居上袞。”《新唐書·竇懷貞傳》:“公位上袞,當思獻可替否輔天子,而計校瓦木,雜廁工匠間,使海內何所瞻仰乎?”
成語(Idiom):上袞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g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升遷、晉升、提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袞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袞是古代帝王的禮服,是一種高貴的裝飾。上袞的基本含義是指升遷、晉升、提拔。用來形容一個人由低位升至高位,從而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業或社會地位上得到晉升或提升的情況。例如,當一個員工被提升為經理時,可以說他上了袞;當一個學生通過考試被升級到高年級時,也可以用上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上袞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曾經是劉邦的部下,但后來因功高于賞而被劉邦忌憚,最終被劉邦所殺。在項羽被提拔為劉邦的部下時,史書記載了這樣一段話:“上袞、大帶,以為將軍。”這句話意味著劉邦晉升了項羽的軍銜,讓他成為了將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袞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上是動詞,袞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表現出色,很快就上了袞,成為了部門經理。
2. 這位運動員憑借出色的表現上了袞,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袞與提升的意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戴上高貴的袞服,表示他得到了提升和晉升的機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晉升、提拔相關的成語,例如“升官發財”、“一步登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考了滿分,老師給我上了袞,讓我當了班長。
2. 初中生:他在籃球比賽中表現出色,被教練上了袞,成為了隊長。
3. 高中生:我通過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實現了上袞的夢想。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表現突出,公司決定上袞我,讓我成為了正式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