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
基本解釋
◎ 丫鬟 yāhuan
[slave(servant) girl] 婢女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slave girl; slavey; servant girl
詳細解釋
(1).謂梳著丫形發髻。 唐 李商隱 《柳枝》詩序:“ 柳枝 丫鬟畢粧,抱立扇子,風障一袖?!?馮浩 箋注引 陳啟源 曰:“丫鬟謂頭上梳雙髻,未適人之粧也?!?br>(2).婢女。 宋 洪邁 《夷堅三志己·徐五秀才》:“一青衣丫鬟,音韻楚楚?!?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我只見丫鬟使數都廝覷,莫不我身邊有甚事故?”《紅樓夢》第七回:“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命丫鬟們收了?!?魯迅 《墳·論雷峰塔的倒掉》:“后來 白蛇 便化作女人來報恩,嫁給 許仙 ; 青蛇 化作丫鬟,也跟著?!?/p>
成語(Idiom):丫鬟(yā hái)
發音(Pronunciation):yā 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舊時婦女身份低微的仆人或下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丫鬟是指舊時婦女身份低微的仆人或下人。丫鬟通常是年輕女子,為主人家服務,做家務、照料主人的衣食起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舊時社會中婦女的地位和社會等級的差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女性地位低微、社會地位較低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某些場合下被迫做出低微的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孟子在齊國時,有一次他被招待在齊國宰相的家中,宰相的妻子臨時有事,沒有丫鬟伺候,就讓自己的兒子去伺候孟子。這個故事中展現了丫鬟作為低微身份的服務人員,在社會等級和地位上的差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丫鬟”,表示身份地位低微,作為賓語的人或事物則表示主人或上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從小就是丫鬟,一直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2. 雖然她是丫鬟,但她的聰明才智得到了主人的賞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將“丫鬟”這個詞和舊時的婦女身份地位低微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年輕女子在主人家為其服務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舊時社會婦女地位的信息,以及其他與社會等級和身份相關的成語,可以幫助加深對丫鬟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在戲劇表演中扮演了一名丫鬟。
2. 初中生:在古代,丫鬟的生活非常辛苦。
3. 高中生:這個小說中的女主角從丫鬟逆襲成為了富家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