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帛
成語(Idiom):毫帛(háo mò)
發音(Pronunciation):háo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微小的東西,也用來形容價值低廉的物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毫帛由兩個詞組成,毫指的是一根頭發,帛指的是細薄的絲織品。毫帛原指極其微小的東西,后來也用來形容價值低廉的物品。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物品的微小或者價值不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者表示某物的價值不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毫帛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年》。當時,晉國的襄公想要向齊國的慶封夫人送禮物,但是他只送了一塊毫帛,非常微小且價值不高。慶封夫人非常生氣,因為她認為襄公對她的禮物不夠重視。從此以后,毫帛就成為了形容微不足道或者價值低廉的物品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是毫帛般微小,對整個項目的成功沒有任何影響。
2. 這本書的價值毫帛不足,你不必浪費時間去讀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兩個字分開記憶,毫帛,毫可以聯想到頭發,帛可以聯想到細薄的絲織品,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雞毛蒜皮”、“瑣屑之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只玩具的價值就像毫帛一樣微小。
2. 初中生:他的建議對項目的成功沒有任何毫帛般的貢獻。
3. 高中生:這本書的內容毫帛不足,不值得我們去閱讀。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中國詞語“毫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