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蟲手
成語(Idiom):雕蟲手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chóng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過于細致瑣碎的手法或過分追求完美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雕蟲手源于《莊子·齊物論》:“雕琢細膩,無以復加,其于泰山不重也。”形容雕刻工匠對小蟲子一樣的木材進行精雕細琢,追求完美的細致手法。比喻過于瑣碎、追求完美的態度或手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做事時過于追求細節,過于瑣碎,不顧大局或一味追求完美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起源于《莊子·齊物論》。莊子在論述齊物時,用雕蟲手來比喻人們對待瑣碎事物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雕蟲手的結構是“雕蟲”形容詞+名詞“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太雕蟲手了,總是把一些不重要的細節搞得特別復雜。
2. 這個設計師的作品總是過于雕蟲手,缺乏簡潔和大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雕蟲手”與過于追求完美的態度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雕刻的手法對待小蟲子,形象生動,易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瑣屑之見”、“紙上談兵”等,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做飯的時候總是雕蟲手,每個菜都切得很小很細。
2. 初中生:老師批改作文時太雕蟲手了,每個錯別字都要改。
3. 高中生:他的繪畫作品總是雕蟲手,缺乏大氣和獨特的風格。
4. 大學生:我覺得對待工作要有整體的把握,不要過于雕蟲手,否則會耽誤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