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功郎
成語(Idiom):迪功郎(dí gōng láng)
發音(Pronunciation):dí gōng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能力卓越,有才華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迪功郎源自明代楊慎《太和正音譜》中的“迪功郎”一詞,迪指引導、指點,功郎指才能出眾的人。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能力非常出眾,才華橫溢,具有引導他人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迪功郎常用于夸獎某人的才能非凡,能力出眾,通常用于贊美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的杰出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迪功郎最早出自明代楊慎的《太和正音譜》。楊慎是明代著名的音韻學家,他在這本著作中用“迪功郎”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非凡,能力卓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迪功郎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迪功郎,無論是畫畫還是寫作都非常出色。
2.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是個迪功郎,他的研究成果引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迪功郎”與“帝宮浪”諧音,將其形象化為一個在帝宮中沖浪的人,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才能、能力相關的成語,如“出類拔萃”、“超群絕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是個迪功郎,他的畫畫技術非常好。
2. 初中生:我覺得老師是個迪功郎,講課非常生動有趣。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真是個迪功郎,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都有很大的影響。
4. 大學生:他是個迪功郎,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社會實踐都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