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賊
成語(Idiom):逸賊(yì zéi)
發音(Pronunciation):yì z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逍遙法外、逃避刑罰的罪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逸賊是由“逸”和“賊”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逸,指逃避、逍遙;賊,指罪犯、盜賊。逸賊形容那些能夠逃脫法律制裁,逍遙法外的罪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逸賊常用于形容那些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團伙中的頭目或重要成員,他們經常能夠通過各種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躲避法律制裁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匈奴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漢朝的將領王賁在西域平定了匈奴的叛亂,將匈奴的頭領抓捕歸案。然而,由于王賁的過失,這些匈奴頭領最終逃脫了刑罰。后來,人們用“逸賊”來形容那些能夠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逸賊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逸賊在警方的追捕下成功逃脫了。
2. 他是一個聰明的逸賊,總能夠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逸賊”的發音“一賊”,將“逸”與“一”進行聯想,表示逃避、逍遙,而“賊”則表示罪犯、盜賊,從而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犯罪、法律相關的成語,如“強詞奪理”、“公門桃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小偷真是個逸賊,每次都能逃脫警察的追捕。
2. 初中生:這個黑幫頭目是個聰明的逸賊,他總是能夠找到方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在這部電影中,主角扮演的逸賊通過巧妙的計劃成功逃脫了警方的追捕。
4. 大學生: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逸賊,他們能夠利用各種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