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簡
基本解釋
(1).古代汗簡。 宋 米芾 《書史》:“ 河間 古簡,為法書祖。” 元 陸友仁 《硯北雜志》卷下:“竹簡之法,絶而不傳。 米元章 得古簡,始更制法。”
(2).古樸簡練。 清 惲敬 《南田先生家傳》:“ 遜菴 先生以枯墨作山水,殊古簡。” 清 惲敬 《游羅浮山記》:“三百篇言山水,古簡無餘辭。”
古簡(gǔ jiǎn)
發音(Pronunciation):gǔ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的簡牘,比喻古老的文化和歷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古簡是中國古代使用的一種書寫材料,由紙、竹、木等制成,形狀長而窄。古人用簡牘來記錄重要的信息和文獻,因此古簡成為了古代文化和歷史的象征。成語“古簡”借指古老的文化和歷史,表達了對古代智慧和傳統的敬仰和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研究、學習和了解,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物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古簡”來源于《左傳·宣公十年》:“古者,簡書而不繁也。”簡書即古代的簡牘,這句話意味著古代的簡牘簡潔而不繁瑣。后來,“古簡”成為了表達古老文化和歷史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古簡非常感興趣,經常研究古代文獻。
2. 這個博物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古簡,展示了古代文化的輝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古簡”這個詞,來想象古代人使用簡牘來記錄重要信息和文獻的場景,從而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文化和歷史,了解古代的書寫材料和記錄方式,深入探索中國文化的底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書店買了一本關于古簡的繪本。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于古簡的短文,我正在準備材料。
3. 高中生:我對古簡十分感興趣,打算報名參加古代文獻研究社團。
4. 大學生:我的專業是考古學,我正在研究古簡的保存和修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