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néng zì yǐ ㄅㄨˋ ㄣㄥˊ ㄗㄧˋ ㄧˇ不能自已
◎ 不能自已 bùnéng-zìyǐ
[lose self-control] 已:停止。多指不能控制自已的感情
臣雖至愚至陋,何能有知,徒以忠憤所激,不能自已。——宋·辛棄疾《美芹十論》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能自已
成語(Idiom):不能自已
發音(Pronunciation):bù néng zì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法自制或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為或欲望,形容情緒激動或興奮到無法自控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故事。故事中,齊國平原君虞卿因為在戰斗中英勇無畏,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他因為功高蓋主而遭到了嫉妒,被趕出了齊國。虞卿深受屈辱和憤怒,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種情緒或欲望的驅使下,無法自我控制,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對某種事物過于執著,無法自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起源于古代中國的歷史故事,講述了平原君虞卿因為情緒激動而失去自我控制的悲劇經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自己的名字被提到,激動得不能自已,沖上臺去接受頒獎。
2. 她一看到那個漂亮的包包,就忍不住買了下來,完全不能自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虞卿被趕出齊國的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情不自禁”、“心猿意馬”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看到了一只可愛的小狗,高興得不能自已。
初中生:考試成績出來了,她得了滿分,高興得不能自已。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取得了冠軍,激動得不能自已。
大學生:他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明星,興奮得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