擯絕
成語(Idiom):擯絕(bìn jué)
發音(Pronunciation):bìn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摒棄、排斥、拒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擯絕指摒棄、排斥某人或某事物,拒絕接納或接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不喜歡或不贊同的人或事物的態度,表示堅決拒絕或排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衛國有一位將軍驃騎將軍,他性格剛烈,不喜歡奢華和享樂。有一次,驃騎將軍參觀了衛國的宮殿,卻對宮殿的奢華和浪費感到非常不滿,他當即下令將宮殿的門摒棄掉,表示拒絕和排斥這種奢華的生活方式。從此,人們就用“擯絕”來形容拒絕和排斥某人或某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擯絕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種行為非常反感,擯絕了這個人。
2. 這個公司擯絕了那些不稱職的員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擯絕”的發音與“拒絕”進行聯想,兩者發音相似,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擯絕意思相近的成語,如“拒之門外”、“排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擯絕了那個捉弄我的同學。
2. 初中生:老師擯絕了他們的提問,只回答了我的問題。
3. 高中生:他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決定擯絕這個人。
4. 大學生:我們應該擯絕那些浪費資源的行為,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