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亡
基本解釋
亡失;喪失。《荀子·禮論》:“今夫大鳥獸則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時,則必反鉛過故鄉,則必徘徊焉,鳴號焉。”《漢書·趙充國傳》:“至 浩亹 ,為虜所擊,失亡車重兵器甚眾。”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駱將仕家》:“婢妾夜叫云:‘有賊。’已而房門洞開,竟夕擾擾。明旦點檢,無所失亡。”
成語(Idiom):失而復得(shī ér fù dé)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ér fù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失去后重新得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失去某物后又重新得到,有時也用來形容失去后再次找回某種感覺或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物品、機會、機遇等的失去與重新獲得,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失去信心、勇氣等后再次恢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失而復得”源自《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在一次戰斗中失去了自己的玉璽。后來,他偶然間發現玉璽被人掛在樹上,于是他失而復得了玉璽。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失去后重新得到某物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失而復得”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曾經失去了工作,但是后來又失而復得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2. 這家公司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但是他們成功地失而復得了市場份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失而復得”與孟嘗君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失去了寶貴的東西,然后又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并重新得到,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失去和重新獲得相關的成語,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得而復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失而復得了我的丟失已久的鋼筆。
2. 初中生:他失而復得了他在比賽中失去的自信心,并最終贏得了冠軍。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和危機,但最終失而復得了獨立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