訚訚
成語(Idiom):訚訚
發音(Pronunciation):yīn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懇切、真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訚訚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言辭或態度真誠、懇切。它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辭或行為,表示其真心實意、誠懇無比。這個成語的使用場景較為廣泛,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表達、請求、勸誡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1. 形容人的言辭真誠懇切,如“他訚訚地請求老師給他一次機會。”;2. 形容人的態度真誠誠懇,如“他訚訚地向她道歉,希望能得到原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以無馮河之憂,無訚訚之言。’”這段話中的“訚訚”意為懇切、真誠。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言辭和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訚訚地請求老師給他一次機會。
2. 她訚訚地向他表示祝賀。
3. 他訚訚地向她道歉,希望能得到原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訚訚”與“真真”進行聯想,兩者都表示真誠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真誠相關的成語,如“真心實意”、“真誠相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訚訚地向老師請假,因為生病了。
2. 初中生(13-15歲):她訚訚地請求班主任給她一次機會,改正自己的錯誤。
3. 高中生(16-18歲):他訚訚地向朋友道歉,希望能夠重新建立信任。
4. 大學生(19-22歲):他訚訚地向導師表達感謝之情,因為導師在學術上給予了很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