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錫
成語(Idiom):毳錫(cuì xī)
發音(Pronunciation):cuì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質高尚,道德操守純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毳錫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毳指的是兔毛,錫指的是白銀。毳錫合在一起,用來形容人的品質高尚,道德操守純正,就好像兔毛純潔細膩,白銀純凈閃亮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毳錫常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操守純正,適用于表揚、贊美或者描述一個人的高尚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毳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楊素的大臣,他非常聰明能干,品德高尚,深受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有一天,楊素把一塊白銀鍛造成了一把錫刀,然后用兔毛把刀柄包裹起來,送給了皇帝。皇帝非常喜歡這個禮物,因為它既有白銀的珍貴,又有兔毛的柔軟。皇帝贊美楊素的品德高尚,就用“毳錫”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毳錫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毳”表示兔毛的柔軟細膩,名詞“錫”表示白銀的純凈珍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真是毳錫,無可挑剔。
2. 這個孩子天性善良,可謂是毳錫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毳錫”聯想為兔毛和白銀的組合,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兔毛包裹著一塊閃亮的白銀錫刀,代表著一個人高尚的品德和純正的道德操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品德、道德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可以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要做一個毳錫的好孩子,要講禮貌、守規矩。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毳錫的人,總是幫助同學,關心大家。
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可謂是毳錫之人,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