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見<信口雌黃>。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kǒu zhōng cí huáng ㄎㄡˇ ㄓㄨㄙ ㄘㄧˊ ㄏㄨㄤˊ口中雌黃
謂隨口更改言論不當處,如用雌黃蘸筆,涂改錯字。《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 李善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王衍 字 夷甫 ,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參見“ 信口雌黃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口中雌黃
成語(Idiom):口中雌黃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zhōng cí h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惡毒、誹謗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中雌黃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口中”和“雌黃”兩個詞組成。雌黃是一種中藥材,呈黃色晶體,有毒。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用惡毒的言辭去誹謗或中傷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中雌黃常用于形容某人說話毒辣、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描述某人在職場中攻擊他人的聲譽,或者用來形容某人在社交媒體上散布謠言和誹謗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種藥物測試方法。在古代,醫生們用一種叫做“雌黃”的藥材來檢驗藥物的純度。如果藥物中含有雌黃,那說明藥物的純度不夠高。后來,人們將這個藥物測試方法引申為形容人說話惡毒、誹謗他人的行為,從而形成了口中雌黃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口中”作主語,雌黃作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口中雌黃,毫無道德底線。
2. 她總是口中雌黃,損人利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拆分成兩個部分,口中和雌黃,然后與藥物測試方法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惡毒的言辭來檢驗藥物的純度,從而記住口中雌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口是心非、口若懸河等,以擴大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口中雌黃,說別人的壞話。
2. 初中生:她在班級里口中雌黃,導致同學之間關系緊張。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充滿了口中雌黃的言辭,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4. 大學生:在網絡上,有些人口中雌黃,惡意攻擊他人。
5. 成年人:我們應該避免使用口中雌黃的言辭,以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