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丁字
基本解釋
謂不識一個字。 宋 楊萬里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詩之三:“莫羞空腹無丁字,且免秋陽曬殺人。”參見“ 一丁 ”、“ 目不識丁 ”。
成語(Idiom):無丁字
發音(Pronunciation):wú dīng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丁(釘子)的字,形容文章或言辭中缺乏重要的一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丁字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無”(沒有)和“丁字”(指釘子)組成。它的意思是說,文章或言辭中缺乏重要的一環,就像一個字沒有了丁字一樣,缺少了穩定和完整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某個論點、觀點或文學作品的不完整和缺陷。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情況缺少關鍵的一部分,導致整體不完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丁字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兒女英雄傳》中。故事中,主角兒女英雄李靖因為缺少一個重要的線索,無法解決一個難題。他的朋友曾子告訴他:“文章如人,有一無二,有三無四,有丁字無丙字。”這句話意味著文章中如果缺少一個重要的部分,就像一個字沒有了丁字一樣,缺少了穩定和完整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丁字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發言沒有重點,完全是無丁字的。
2.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只是有一點無丁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丁字”與缺少一個重要的部分相聯系。可以想象一個字沒有了丁字,就像文章或言辭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一樣,不完整和不穩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文章和言辭相關的成語,如“無關痛癢”、“無稽之談”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沒有丁字,老師說不夠完整。
2. 初中生:這篇小說情節很好,只是結尾有點無丁字。
3. 高中生:他的演講沒有重點,完全是無丁字的表現。
4. 大學生:這篇論文寫得很好,只是有一點無丁字,需要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