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信
基本解釋
(1).禮儀與信義。《司馬兵法·仁本》:“以禮信親諸侯。”
(2).禮敬與相信。《后漢書·方術傳上·謝夷吾》:“ 倫 以此益禮信之。”
(3).猶禮儀、禮節。《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但是外國人既不懂得 中國 禮信,又不會説 中國 話……雖然外國禮信不作興磕頭,但是咱的官同人家的官比起來,本來用不著人家還禮。”《文明小史》第二回:“見面之后,礦師一隻手揮掉帽子; 柳知府 是懂外國禮信的,連忙伸出一隻右手,同他拉手。”
成語(Idiom):禮信(lǐ xìn)
發音(Pronunciation):lǐ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得體,言而有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禮”意為得體、合適,而“信”則表示誠實、守信。禮信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的言行得體,言出必信,行動可信。這個成語強調了言行一致、守信用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信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為人處事的態度。在社交場合或商務交往中,如果一個人能夠言行得體,言出必信,那么他就展現出了禮信的特質。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言行不一致、不守信用的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信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以言為信,以行為果,以怒為動。他人則以言為信。”這句話強調了一個人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也成為了禮信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禮”和“信”都是名詞,表示得體和誠實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言行得體,是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2. 這個公司以禮信為宗旨,深受顧客的信賴和好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禮”和“信”兩個字分別與其含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言行得體,就像他穿著一身整潔得體的禮服一樣;而“信”則可以聯想到一個人守信用,就像他手中握著一封誠實可信的信件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言而有信”、“守信用”等,以加深對禮信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喜歡和禮信的同學一起玩,因為他們說話算數,不會欺騙別人。
初中生:在班里,我們都很尊重那位禮信的老師,因為他言行一致,守信用。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言行得體,展現出我們的禮信,以獲得錄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