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書
成語(Idiom):吝書
發音(Pronunciation):lì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吝嗇不愿意借出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吝書是指不愿意借出書籍的行為,形容人吝嗇小氣,不愿意與人分享知識和信息。這個成語中的“吝”指的是吝嗇,不舍得給予;“書”指的是書籍,代表知識和信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愿意與人分享知識和信息,或者不愿意借出自己的書籍。它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不愿意幫助他人學習和成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吝書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通過這個成語的結構來推測它的含義。在古代,書籍非常珍貴,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書籍。因此,借閱朋友的書籍對于學習和獲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不愿意借出自己的書籍,就被視為吝嗇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吝書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吝”和名詞“書”組成。動詞“吝”表示吝嗇,名詞“書”表示書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書非常吝書,從來不借給別人。
2. 這個人太吝書了,連自己的筆記都不愿意分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吝嗇”和“書籍”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人獨自坐在書房里,抱著一本書,面帶吝嗇的表情,不愿意與別人分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書籍和文化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書法、文學和哲學等領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很吝書,從來不愿意借給我看。
2. 初中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同學一起學習,因為他總是吝書,不愿意分享筆記。
3. 高中生:她對自己的資料非常吝書,不愿意與同學交流。
4. 大學生:這個同學吝書的行為讓我覺得很失望,我們應該互相幫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