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遜
成語(Idiom):沈遜
發音(Pronunciation):shěn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才學、品德、地位等方面被壓倒或超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沈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包括“沈”和“遜”兩個字。其中,“沈”意為被壓制、被壓倒,表示處于劣勢或被壓制的狀態;“遜”意為不如、不及,表示相對于他人或事物來說處于較低的水平或地位。因此,沈遜的基本含義是指在才學、品德、地位等方面被壓倒或超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沈遜多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一方面的才能或地位被他人超過,表達自我謙遜或對他人的敬意。它常常出現在夸獎別人或自嘲的場合,也可以用來描述一方在競爭、比賽或較量中被對手擊敗,顯示出對對手的尊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沈遜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沈勝的人,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他性格謙虛,總是不愿意與人競爭。一天,他與一位叫做遜伯的人比試才藝,沈勝故意表現得很差,結果被遜伯擊敗了。遜伯見狀,認為沈勝的才能應該超過自己,于是稱他為“沈遜”。從此之后,“沈遜”成為了形容被他人超過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沈遜”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沈”和“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真是沈遜,我真佩服他。
2. 盡管他是家里的長子,但在學術上他沈遜于他的弟弟。
3. 小明在這次比賽中沈遜于對手,但他對對手的能力表示出了極大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小船,在大海上被巨大的浪潮所壓制,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被壓倒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才學、品德、地位等方面有關的成語,如“出類拔萃”、“超群絕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班上的成績沈遜于同學們,我要更加努力學習。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足球方面的技術真是沈遜,我們都很佩服他。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學術方面的成就沈遜于其他同學,但他的努力和才華仍然令人欽佩。
4. 大學生(19-22歲):盡管在辯論賽中我沈遜于對手,但我會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辯論能力。
希望這個關于“沈遜”的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