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膝語蛇行
發音(Pronunciation):xī yǔ shé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姿態低下,行動遲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膝語蛇行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意思是像蛇一樣蜿蜒前行,行走姿態低下,動作遲緩。形容行動緩慢,態度低下,不敢抬頭挺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動遲緩,姿態低下,缺乏自信和魄力的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機構或組織行動遲緩,效率低下的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膝語蛇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攻占咸陽后,劉邦被困在草地上,想要逃離。他躺在地上,用雙手支撐著身體,蜷縮著身子,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成功逃脫了項羽的包圍。后來,人們就用“膝語蛇行”來形容行動遲緩,姿態低下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膝語”和“蛇行”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路膝語蛇行,終于到達了山頂。
2. 這個機構的工作效率太低了,總是膝語蛇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行走時姿態低下,蜿蜒前行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其他形容行動遲緩的成語,例如“龜步蝸行”、“步履維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步伐膝語蛇行,一點都不快。
2. 初中生:考試前的復習進度太慢了,簡直膝語蛇行。
3. 高中生:他在球場上的跑動速度太慢了,完全是膝語蛇行。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組的工作效率太低了,總是膝語蛇行。
5. 成人:他的行動遲緩,總是膝語蛇行,缺乏自信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