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劑
基本解釋
最低限度的勞役法。《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 孫詒讓 正義:“劑即徒役之凡要,以所任之多少為上下……下劑致甿,謂依下等役法徵聚遂徒,輕其力役,以惠遠也。”
中醫指瀉藥。
成語(Idiom):下劑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給人以打擊、教訓或警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劑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源自于古代醫學術語。其中,“下”指的是用藥物治療疾病時通過排泄物將有害物質從體內排出;而“劑”則指的是藥物的劑量。因此,下劑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通過打擊、教訓或警示等方式來糾正錯誤、改正行為或提醒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劑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或警示某人犯錯誤、犯錯時需要受到教訓或懲罰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家庭教育、工作場所以及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醫學。在古代,醫生治療疾病時常常會給患者開一些藥物,通過排泄物將體內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以達到治療目的。這種治療方式也被引申為糾正錯誤、改正行為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下”是動詞,表示行為;“劑”是名詞,表示藥物的劑量。這兩個漢字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比喻性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這次犯錯真是需要下劑了,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2. 經過老師的嚴厲批評,同學們都意識到自己需要下劑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下劑”與醫學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例如醫生給患者下藥、通過排泄物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下劑相關的成語,例如“下馬威”、“下旨”等,以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犯了錯誤,老師給了我下劑,讓我知道了做錯事的后果。
2. 初中生:我在考試中作弊,被老師發現了,他給了我下劑,我再也不敢作弊了。
3. 高中生:我遲到了,老師給了我下劑,讓我明白了守時的重要性。
4. 大學生:我在團隊項目中不負責任,導致整個團隊失敗,老師給了我下劑,我意識到了我的錯誤并開始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