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帚
基本解釋
草名。荓之別名。根可制帚。《爾雅·釋草》:“荓,馬帚。” 郭璞 注:“似蓍,可以為掃蔧。”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蠡實》:“《爾雅》云:荓音瓶,馬帚也。此即荔草,謂其可為馬刷,故名。” 清 方履籛 《網山賦》:“蒤列虎杖,荓曰馬帚。”
成語(Idiom):馬帚
發音(Pronunciation):mǎ z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干的人或辦事得力的工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帚是由“馬”和“帚”組成的成語。馬帚是古代一種用馬尾制成的掃帚,因其清掃效果好、耐用而得名。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能干的人或辦事得力的工具。比喻能力強,工作效率高,能夠干好一項工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帚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強,工作效率高,能夠干好一項工作。可以用于贊揚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也可以用于自我評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叫馬帚的人,他非常能干,工作效率高,因此被人們稱為“馬帚”。后來,人們就用“馬帚”來形容能干的人或辦事得力的工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別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馬帚,工作干凈利索,效率很高。
2. 這個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是馬帚,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了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馬帚”這個成語與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的形象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馬帚,迅速而干凈地掃除著房間,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能力和工作相關的成語,如“能者多勞”、“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工作很忙,但他是個馬帚,每天都能完成很多任務。
2. 初中生:我覺得我自己是個馬帚,每次考試都能迅速而準確地完成試卷。
3. 高中生:我們班的學習委員就是個馬帚,她總是能幫助大家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