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絆
成語(Idiom):拉絆(lā biàn)
發音(Pronunciation):lā b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某種情況或行動中起到拖延、阻礙、制累作用,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拉絆是由動詞“拉”和名詞“絆”組成的成語。拉指的是用力向外拖動或拽動,絆指的是跌倒或被別的事物擋住而無法前進。拉絆的意思是通過拉拽或阻礙他人的行動,使其不能順利進行。形容某種行為或情況具有拖延、阻礙、制累的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拉絆常常用來形容某人故意阻礙他人的行動,使其不能順利完成某項任務。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情況或行為對事情的進展造成了困難或阻礙。例如,在團隊合作中,如果有人刻意拖延進度或故意不合作,可以說他在拉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拉絆這個成語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當時,齊國的大夫子貢在齊襄公面前誣陷公子糾,使得公子糾受到了牽連。公子糾的母親為了保護兒子,決定自愿受刑,以換取兒子的安全。她在庭院中拖著繩子,讓自己的身體沾滿灰塵,以示對公子糾的牽連。后來,人們用“拉絆”來形容故意阻礙他人的行動,使其受到牽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故意在會議上提出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明顯是在拉絆進度。
2. 她總是找各種借口不合作,明顯是在拉絆我們的計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拉絆”這個成語和拖拉繩子的動作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故意拖著繩子阻礙他人前進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阻礙、拖延相關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拖延戰術”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故意拉絆我,不讓我進入游戲的下一關。
2. 初中生:老師總是在我做作業時找我幫忙,明明是在拉絆我。
3. 高中生:他們故意不合作,就是為了拉絆我們的團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