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槽馬
基本解釋
馬名。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唐朝上》:“天下一統, 西域 大宛 ,歲有來獻,詔於北地置羣牧,筋骨行步,久而方全,調習之能,逸異并至,骨力追風,毛彩照地,不可名狀,號木槽馬。”
成語(Idiom):木槽馬
發音(Pronunciation):mù cáo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行為或言語粗魯、不文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槽是指用木頭制成的馬槽,馬是指馬匹。成語“木槽馬”形象地比喻人的行為或言語粗魯、不文明,缺乏教養和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舉止粗野、粗魯,或者言語粗俗、不文明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或警告那些舉止不端、不文明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木槽馬”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北山詩話》中。楊慎是明代文學家,他在《北山詩話》中寫道:“馬槽雖是木,而馬不肯吃,猶如人行不文。”這句話后來衍生為成語“木槽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為“木槽馬”,由兩個詞匯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真是一副木槽馬的樣子。
2. 別和他爭吵,他是個木槽馬,不值得浪費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木槽”是用來喂養馬的,而“馬”則代表人的行為。木槽馬形象地比喻人的行為不文明,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明禮貌相關的成語,如“文明之舉”、“文明斗爭”等,來提升自己的文明素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粗魯,就像一只木槽馬一樣。
2. 初中生:我們應該避免成為木槽馬,要有文明的行為舉止。
3. 高中生:他的言辭粗俗,簡直就是個木槽馬,沒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