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順
基本解釋
信從。《逸周書·和寤》:“成和不逆,加用禱巫,神人允順。”
成語(Idiom):允順
發音(Pronunciation):yǔn sh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允許和順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允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允”意為允許,同意;“順”意為順從,順利。允順的基本含義是指允許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也可以表示自己順從他人的意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允順常用于描述某人對他人的要求或決定表示同意并全力支持的情況。這個成語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表示對上級、長輩、領導的尊重和順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允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說,在古代,一個人向國君提出了一個要求,國君考慮之后覺得這個要求合理,并表示同意。這個人聽到國君的回答后感到非常高興,于是說了一句“君允順臣”。后來,這句話被人們引申為允許和順從的意思,形成了現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允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允”和“順”都是形聲字,由意符和聲符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中,我們應該允順上級的決定。
2. 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允順老師的教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允”字理解為“允許”,將“順”字理解為“順從”,并結合故事起源中的國君同意他人的要求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允悲”、“順水推舟”等,以擴展你的漢語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可以放學了,我們都很允順地收拾書包。
2. 初中生:班長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都允順地支持了他。
3. 高中生:老師布置了一項任務,我們需要允順地完成并提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