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瓢
成語(Idiom):飲瓢
發(fā)音(Pronunciation):yǐn p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喝了滿滿一瓢水,卻不能解渴,形容事倍功半或得不償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飲瓢”源于唐代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其中有“飲瓢泛苦水”一句。瓢是古代一種盛水的器具,而“飲瓢”意味著喝了瓢中的水。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喝了滿滿一瓢水,卻不能解渴,形容事倍功半或得不償失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于形容付出很大努力,卻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或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忽視實質問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飲瓢”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描寫了自己在離別時的無盡思念之情,其中有“飲瓢泛苦水”一句,意味著他喝了瓢中的水,卻不能解渴,表達了他對離別的痛苦之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花了很多時間學習,但考試成績卻很差,真是飲瓢勞神。
2. 這個項目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最終效果卻不盡人意,可謂飲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口渴時喝了一瓢水,但并沒有解渴,感到很失望和不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白居易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及其他與水相關的成語,如“杯水車薪”、“水落石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花了很多時間畫了一幅畫,但老師并沒有夸獎我,感覺像是飲瓢。
2. 初中生:我們班為了準備運動會,每天訓練很久,但最后卻輸了,真是飲瓢勞神。
3. 高中生:我參加了數(shù)學競賽,但最終只得了個中等成績,覺得自己飲瓢了。
希望以上關于“飲瓢”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