衿帶
成語(Idiom):衿帶(jīn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比喻情感深厚、關系密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衿帶是古代服裝上的一種裝飾帶子,用于固定衣領。成語“衿帶”比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系像衣領上的帶子一樣密切,關系緊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親密的友誼、深厚的感情或緊密的關系。可以用來形容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也可以用來形容師生之間或領導和下屬之間緊密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衿帶”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相傳,春秋時期,魯國國君季孫氏的賢臣顏淵因病而臥床不起,季孫氏每天都親自前來探望,不離不棄。后來,顏淵痊愈,對季孫氏說:“君如衿帶,臣如裳裾。”意思是君主和臣子之間的關系就像衣領和衣服一樣緊密。從此,“衿帶”成為形容親密關系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為“衿帶”,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友誼像一條衿帶,緊密無間。
2.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像衿帶一樣緊密。
3. 他們兄弟倆之間的感情就像衿帶一樣,始終如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衿帶”這個詞與衣領上的帶子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像衣領上的帶子一樣緊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親密關系相關的成語,如“肝膽相照”、“形影不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好朋友之間的友誼就像一條衿帶,永遠不會斷。
2. 初中生: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就像衿帶一樣,緊密而親密。
3. 高中生:他們兄弟倆之間的感情就像衿帶一樣,始終如一,無法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