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虎視耽耽
發音(Pronunciation):hǔ shì dān d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警惕、戒備心強,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虎視耽耽是由“虎視”和“耽耽”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虎視”指的是老虎注視獵物時的目光,意味著非常警惕和戒備;而“耽耽”表示心思沉迷的樣子。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警惕心態非常強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虎視耽耽常用于形容人對某種情況或事物非常警覺和戒備,不敢放松警惕。可以用來形容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人們時刻保持警覺,不敢有絲毫松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虎視耽耽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個人叫公孫丑,他非常警覺,時刻保持高度警覺。有一次,公孫丑到山上砍柴,突然聽到了虎吼聲,他立刻警覺起來,四處張望。他發現有一只老虎正準備撲向他,于是他立即拿起手中的斧頭,準備應對。最后,公孫丑成功地將老虎擊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流傳下來,人們用“虎視耽耽”來形容公孫丑那種高度警覺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虎視耽耽”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陌生環境虎視耽耽,一絲不茍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
2.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需要時刻保持虎視耽耽的狀態,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虎視耽耽”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面對一只老虎時,他緊緊盯著老虎,時刻保持警覺的樣子,這樣就可以聯想到“虎視耽耽”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警覺、戒備相關的成語,例如“如履薄冰”、“臨淵羨魚”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參加考試時虎視耽耽,一直保持著高度警覺,最終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面對疫情,我們要保持虎視耽耽的狀態,時刻注意個人衛生和社交距離。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虎視耽耽,不能有絲毫松懈,才能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