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帖
成語(Idiom):帖帖
發音(Pronunciation):tiē t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行謙和、溫順,沒有傲慢或驕傲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帖帖一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曰:‘帖帖丶恭丶敏丶惠;遠懷以自持也。’”意思是說一個人要謙和、恭敬、敏捷、慈祥,保持遠大胸懷。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非常謙和有禮,不傲慢自大,待人接物周到溫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帖帖一詞常用于夸獎一個人的謙和、溫順的性格,尤其是在社交場合中。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謙虛、謹慎、恭敬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這句話出自《左傳》中的一段對孔子的贊美。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注重人際關系和待人接物的禮儀,被認為是謙和、溫順的典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帖帖是一個重疊詞,由兩個相同的字“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待人帖帖,從不驕傲自大。
2. 她的性格非常帖帖,是個非常好相處的人。
3. 這位老師對學生非常帖帖,總是耐心細致地解答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貼紙”聯想來記憶成語“帖帖”。想象一個人非常溫和謙和地貼著紙一樣,不會輕易脫落或出現破損。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謙和、溫順相關的成語,如“和和氣氣”、“溫文爾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帖帖的同學,總是很樂意幫助別人。
2.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一個帖帖的學生,從不惹事生非。
3. 高中生:他待人帖帖,不傲慢自大,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4. 大學生:她的性格帖帖,從不與人爭吵,總是能夠和諧相處。
5. 成年人:他的為人處世非常帖帖,深受上司和同事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