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閣
基本解釋
指尚書省。《南齊書·蕭惠基傳》:“尚書令 王儉 朝宗貴望, 惠基 同在禮閣,非公事不私覿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和 安 政弛,禮閣鮮才,每為詔敕,假手外請。”《陳書·周弘正傳》:“道映庠門,望高禮閣。”
成語(Idiom):禮閣
發音(Pronunciation):lǐ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禮儀莊重的閣樓,比喻言辭高雅、禮節周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禮”和“閣”。其中,“禮”指的是禮儀、禮節,“閣”指的是閣樓。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莊重而高雅的場所,比喻言辭高雅、禮節周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閣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莊重、文雅,尤其是在正式場合中。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演講、會議或重要場合上的表現,表示他的言辭高雅、禮節周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禮閣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從禮閣的字面意義和文化背景中推測它的起源。在古代中國,閣樓常常被用作舉辦重要宴會和儀式的場所。閣樓的高雅和莊重與禮儀相符合,因此人們將閣樓與禮儀相結合,形成了“禮閣”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閣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動詞或形容詞的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像禮閣一樣莊重而高雅。
2. 她的舉止總是像禮閣一樣文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禮閣”與莊重、高雅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寬敞、高大、裝飾華麗的閣樓上,周圍充滿了莊重和高雅的氛圍。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并理解“禮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禮儀、禮節相關的成語,如“禮賢下士”、“禮尚往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的時候總是像禮閣一樣莊重。
2. 初中生:他在演講比賽中的表現就像一個禮閣,令人印象深刻。
3. 高中生:在重要的會議上,領導的發言總是像禮閣一樣高雅而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