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燈
成語(Idiom):油燈
發音(Pronunciation):yóu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想、知識等傳播、流傳不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油燈指使用油作燃料的燈,在古代是主要的照明工具,也是人們獲取知識、學習的必需品。成語“油燈”比喻思想、知識等傳承不斷、不間斷地傳播下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學術、文化、傳統等領域的傳承與發展。也可以用于形容知識的傳播不斷,文化的繁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油燈”來源于《朱子語類》中的《油燈》一則。故事講述了南宋時期,朱熹的爺爺朱熹文、父親朱熹經常熬夜學習,為了節省油料,他們用兩個油燈交替使用,保持燈火通明。后來,朱熹的學問因為家族的油燈傳統而得以繼承發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盞油燈,將古代文化傳承至今。
2. 這部作品是一盞油燈,照亮了后人的學術道路。
3. 他們代代相傳,像一盞盞油燈,將文化火焰傳承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燃燒著的油燈,代表著思想、知識的傳承不斷。可以將油燈與學習、文化等相關聯,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朱熹及其家族的故事,深入了解他們為了學習而節省油料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盞油燈,將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就像一盞油燈,只有不斷燃燒,才能照亮前進的道路。
3. 高中生(16-18歲):油燈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應該保護好這一盞盞油燈,傳承下去。
4. 大學生及以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盞油燈,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分享給他人,讓世界變得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