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除
基本解釋
(1). 隋 代內官衣服名。《類說》卷三五引 唐 劉存 《事始·半除》:“ 隋 大業 中內官多服半除,即今長袖也。”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服飾》引作“半涂”。
(2).半階。 唐 元稹 《酬樂天早夏見懷》詩:“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復切九,月明侵半除。”
成語(Idiom):半除 (bàn chú)
發音(Pronunciation):bàn c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除去一半,減少一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半除是一個表示減少一半或排除一半的意思的成語。它通常用來描述一種情況或行為,即去除或減少一半的數量或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半除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當需要強調減少或排除一半的情況時。例如,在商業談判中,可以使用半除來表示降低一半的價格。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半除來形容減少一半的工作量或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半除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一本名為《文選》的書中。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劉晏的官員,他負責清理河道,以確保水流暢通。劉晏下令將河道的雜草和垃圾清除一半,以減少工作量。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用,并形成了成語“半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半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半”表示一半,“除”表示去除或排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商量好了,將原價半除。
2. 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老師決定將作業半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半除這個成語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將“半”和“除”這兩個字分開記憶,半表示一半,除表示去除或排除。
2. 可以想象自己在做數學題時,將一個數除以二,然后得到半除的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半除相關的成語,如“半斤八兩”、“半途而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把一塊巧克力半除給了我的朋友。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把我們的作業半除了,所以我們只需要寫一半的題目。
3. 高中生(16-18歲):為了減少學習壓力,我們決定將每天的學習時間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