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癘
成語(Idiom):病癘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疾病、禍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病癘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疾病或禍患。它強調了疾病或禍患的嚴重性和危害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疾病或禍患的嚴重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困擾人們的問題或隱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病癘最早見于《莊子·天運》:“人有病癘者,以其疾病,惡不病乎?疾病者,以其病癘,是其所以病也。”這句話是莊子用來諷刺人們對于疾病的態度,認為人們應該對疾病保持警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病癘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能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忽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結果終日病癘纏身。
2. 這個地區飽受戰亂的困擾,居民們生活在病癘之中。
3. 這個公司內部存在著許多隱患,病癘隨時可能爆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病癘”聯想成“疾病和禍患”,這樣有助于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健康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疾病纏身”、“禍不單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生病了,感覺好像被病癘纏身一樣。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環境污染嚴重,居民們每天都在病癘之中。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大對疾病的防控力度,以避免病癘蔓延。
4. 大學生:這個社會存在著許多問題,病癘已經威脅到人們的生活質量。
5. 成年人: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防止病癘降臨。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