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倉
基本解釋
◎ 義倉 yìcāng
[public granary] 舊時地方上儲存糧食以備荒年同濟公眾的糧倉
英文翻譯
1.[舊] local public welfare granary or barn (often manipulated by local despots)
詳細解釋
隋 以后各地為備荒而設置的糧倉。《隋書·長孫平傳》:“ 平 見天下州縣多罹水旱,百姓不給,奏令民間每秋家出粟麥一石已下,貧富差等,儲之閭巷,以備兇年,名曰義倉。”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使歲穰,輸其餘;歲兇,受而食之:故義倉之法自此始。 長孫平 修之, 隋 以富足。”《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官府看不過,開發(fā)義倉,賑濟百姓。” 王闿運 《儲玫躬傳》:“譬喻州人,積穀設義倉,以待非常。”
義倉(yì cāng)
發(fā)音:yì cāng
基本含義:指為了公義和正義而舍己救人的行為。
詳細解釋:義倉是由“義”和“倉”兩個字組成的,義指的是公義、正義,倉指的是倉庫。義倉的意思是為了公義和正義而舍己救人的行為。它強調了人們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能夠毫不猶豫地為他人著想,將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
使用場景:義倉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關鍵時刻能夠毫不猶豫地為他人著想,舍己救人。比如,當有人遇到意外事故時,有人毫不猶豫地沖上去救人,我們就可以說他們是義倉之士。
故事起源:義倉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個叫楊延昭的人,他是一個官員,負責管理倉庫。有一次,楊延昭的倉庫被大火燒毀,他卻不顧自己的性命,沖進火海救出了倉庫里的糧食。他的這種舍己救人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后來就有了“義倉”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義倉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義和倉。義在這里表示公義、正義的意思,倉表示倉庫。
例句:
1. 在地震中,有很多人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救人,他們真是義倉之士。
2. 他為了幫助別人,不惜舍棄自己的利益,真是一個義倉的典范。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義倉這個成語。想象倉庫里有很多糧食,而為了公義和正義,我們必須要保護這些糧食,所以我們要像義倉一樣,舍己救人,保護糧食。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義倉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倉儲制度和倉庫的管理。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公義和正義相關的成語,比如“義無反顧”、“公平正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他在火災中毫不猶豫地沖進去救人,真是一個義倉之士。
初中生: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應該學習楊延昭的精神,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成為一個義倉之士。
高中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危險,但只要我們有勇氣和正義感,就可以像義倉一樣,毫不猶豫地為他人著想,舍己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