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論
成語(Idiom):捕論(bǔ lùn)
發音(Pronunciation):bǔ l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捉住罪犯,進行審判并作出公正的判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捕論是由“捕”和“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捕”表示捉住、逮捕,指的是抓住罪犯;“論”表示審判、判斷,指的是對罪犯進行公正的審判。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捉住罪犯并進行公正的審判,以作出正確的判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捕論多用于形容對罪犯的審判或對問題的判斷具有公正、準確的特點。可以用于法律領域、社會道德、學術研究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捕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的記載,原文是“捕論以成法”。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提出了“興漢復古”的政治主張,主張通過恢復古代的禮儀制度來治理國家。而“捕論以成法”這個成語則形象地表達了他的觀點,即通過嚴明的法律制度和公正的審判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捕”和動詞“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公正的法官,總是能夠捕論得當。
2. 在這個案件中,警察們捕論迅速,將罪犯繩之以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捕論”與“捕魚論”,將捉住罪犯比喻為捕魚,進行公正的審判比喻為論證,通過這樣的聯想來記憶和理解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捕風捉影”、“捕蛇者說”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警察叔叔會捕論壞人,保護我們的安全。
2. 初中生:只有進行充分調查和偵破,才能進行準確的捕論。
3. 高中生:在司法領域,法官需要具備公正的品質,以便能夠做出正確的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