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鹽木
基本解釋
木名。產南方,堅實經久,不易為蟲蛀蝕。 宋 蘇軾 《兩橋》詩引:“ 棲禪院 僧 希固 筑進兩岸,為飛樓九間,盡用石鹽木,堅若鐵石。” 宋 蘇軾 《西新橋》詩:“千年誰在者,鐵柱 羅浮 西。獨有石鹽木,白蟻不敢躋。”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一:“有提舉茶鹽 石端義 者,性殘忍,每捕官吏繫獄,輒以石鹽木枷枷之,蓋木之至堅重者。每曰:‘木名石鹽,天生此為我用也。’”
成語(Idiom):石鹽木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yán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心地堅硬,不易改變或感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鹽木是由“石”、“鹽”和“木”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石”指的是石頭,象征堅硬;“鹽”指的是鹽,象征固執;“木”指的是木頭,象征不易改變。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心地堅硬,不易改變或感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固執,不容易改變主意或被他人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石鹽木成語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種說法是源于《韓非子·難一》中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河邊撿到了一塊石頭,他想要把石頭撿起來,但是發現石頭上面有一層鹽,鹽把石頭粘在地面上,他試圖用力把石頭拔起來,結果只是把鹽拔掉了,石頭仍然沒有動。他又試圖用木棍撬起石頭,但是木棍折斷了,石頭依然沒有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人的心地就像石頭一樣堅硬,不容易改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石鹽木為主語,表示人的心地;形容詞短語,形容人的心地堅硬,不易改變或感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石鹽木的人,不管別人怎么勸說,他都不會改變主意。
2. 她的心像石鹽木一樣堅硬,不會輕易被感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石鹽木”成語的結構和含義。想象一個堅硬的石頭上面覆蓋著一層鹽,再想象一個木棍試圖撬起石頭,但是木棍折斷了。通過這種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和故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石鹽木”相關的成語,如“石破天驚”、“堅如磐石”等。可以通過閱讀成語故事和例句,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心像石鹽木一樣,不會因為別人的話而改變。
2. 初中生:她是個石鹽木的人,不管別人怎么說,她都不會動搖自己的想法。
3. 高中生:他的性格像石鹽木一樣堅硬,不容易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