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草
基本解釋
石菖蒲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藥材上·石上草》:“古詩:‘冀采石上草,得以駐餘顏。’按石上草,即石菖蒲也。”
成語(Idiom):石上草(shí shàng cǎo)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hàng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石頭上長出的草,比喻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但仍能頑強生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上草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夠生存下來的人或事物。就像石頭上長出的草一樣,盡管環境非常惡劣,但草仍然能夠堅持生長,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堅持不懈、不被環境所影響的人或事物。也可用于鼓勵他人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不放棄希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南朝宋梁時期的文學家沈約的《筆經》一書。沈約曾在《筆經》中寫道:“石上生草,草在石上也,非石上之草。”意思是說,石頭上長出的草并不是真正的石頭,而是草。這個比喻后來演變成了“石上草”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是“石上草”,表示在困境中堅持生存的人或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生活困難,但他像石上草一樣堅持下來了。
2. 這個項目面臨著許多困難,但我們要像石上草一樣,頑強地生存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石頭上長出的草”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石頭上竟然能夠長出草來,表示生命的頑強和適應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堅持、頑強和適應能力相關的成語,如“破釜沉舟”、“堅持不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石上草雖然很小,但它非常勇敢地在石頭上生長。
2. 初中生:像石上草一樣,我們要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不放棄希望。
3. 高中生:盡管生活給予我們很多困難,但我們要像石上草一樣,頑強地生存下去,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