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籍
成語(Idiom):牒籍 (dié jí)
發音(Pronunciation):dié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方發放的身份證明或證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牒,古代指官方發放的文書或證件;籍,指戶籍、身份。牒籍意指由官方發放的證件或身份證明。在古代,人們需要持有牒籍才能證明自己的身份或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擁有官方認可的身份證明,也可以用來指代官方文件或證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王莽想要掌握天下,于是他發下了牒籍,任命自己為太上皇。這個故事中的牒籍指的是王莽自己頒發的官方文件,用來證明他的身份和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拿出牒籍,證明自己是這個村子的村長。
2. 我們需要準備好各種證件和牒籍,才能辦理手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牒籍”與“身份證明”聯系起來記憶。牒籍是古代的身份證明,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張古老的紙牒,上面寫著他的身份信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身份證明相關的成語,如“戶口本”、“身份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樂園的入口出示了我的牒籍,才能進去玩。
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每天都要帶著牒籍上班。
3. 高中生:我將來想要成為一名律師,需要努力學習并取得牒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