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中俞
成語(Idiom):膺中俞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zhōng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膺中俞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接受別人的忠告或教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膺中俞的“膺”是接受的意思,“中”是中間的意思,“俞”是指他人的忠告或教誨。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接受別人的忠告或教誨,虛心向他人學習,并將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膺中俞常用于表達一個人愿意虛心向他人學習,接受他人的指導和教誨的態度。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有謙虛的心態,注重向他人學習,不自以為是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膺中俞出自《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儒家學者,他在求學時非常虛心謙遜,經常向他人請教學問。有一次,他前往拜訪劉向,劉向本想向他教授一些學問,但董仲舒卻先行請教劉向。劉向感嘆道:“仲舒真是膺中俞也!”意思是董仲舒非常懂得接受他人的教誨,他的謙虛態度值得稱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膺中俞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膺”、“中”、“俞”分別表示接受、中間、他人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膺中俞的人,總是虛心向他人學習。
2. 我們應該膺中俞,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膺中俞這個成語與“接受中間的教誨”聯系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虛心學習、接受教誨相關的成語,如“虛心使人進步”、“好問則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董仲舒一樣,膺中俞,虛心學習。
2. 初中生:膺中俞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虛心向老師學習。
3. 高中生:膺中俞是成功的秘訣,只有虛心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4. 大學生:膺中俞是一種智慧,我們要保持謙虛的態度,接受他人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