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肋
成語(Idiom):骨肋 (gǔ lè)
發音(Pronunciation):gǔ l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骨肋在古代醫學中指肋骨,引申為人體的重要部分。現代用法指對一個事物或組織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骨肋形容一個事物或組織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部分,沒有它就會支離破碎。它是事物的核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組織、團隊或事物中的重要成員或關鍵部分,也可以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重要地位或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張》中有一句話:“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群而不黨。”其中的“群而不黨”被解釋為“寬厚大度,能容納各種人才”。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群而不黨”解釋為“如骨肋之于人體,各個肋骨雖各不相同,但卻能共同支撐身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如骨肋之于+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團隊中的骨肋,沒有他我們無法完成這個項目。
2. 這個學校的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骨肋,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學校無法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骨肋如何支撐身體”來聯想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沒有骨肋,身體就會支離破碎,因此骨肋在這個成語中象征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身體和支撐相關的成語,如“根深蒂固”、“棟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媽媽是我們家的骨肋,沒有她我們家會亂七八糟的。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骨肋,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們學習會很困難。
3. 高中生:父母是我成長過程中的骨肋,他們一直支持我,讓我能夠順利成長。
4. 大學生:朋友是我大學生活中的骨肋,沒有他們的陪伴,我會感到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