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生篇
基本解釋
指佛經。《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散以象外之説,暢以無生之篇。” 李善 注:“無生,謂釋典也。”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佛釋·佛經》:“《山堂肆考》:無生篇,釋典也。”
成語(Idiom):無生篇
發音(Pronunciation):wú shēng p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生命的事物,形容非常寂靜、冷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生篇,出自《莊子·逍遙游》:“嗟乎!無知無聞之謂玄同,無生無死之謂道德。”意指無知無聞的人是最接近道德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環境寂靜、冷清,人跡罕至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事物的荒涼、無人煙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一篇重要著作。其中的“無生無死”一詞,表達了莊子對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后來人們將其中的“無生”與“篇”合并,形成了成語“無生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為“無生篇”,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山洞里草木凋零,一片無生篇。
2. 夜深人靜的時候,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無生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生篇”與荒涼、寂靜的場景聯系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形象記憶。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感受到那種寂靜和冷清的氛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其他哲學思想,了解他對于人生、自由、道德等方面的見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廢棄的房子真可怕,里面一片無生篇。
2. 初中生:放假的時候,村子里一片無生篇,幾乎沒有人。
3. 高中生:夜深人靜的時候,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無生篇,只有街燈的光照亮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