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龜
基本解釋
石琢的龜。古或用作瑞物?!?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王莽傳中》:“皇天眷然,去 漢 與 新 ,以丹石始命於皇帝……皇帝復謙讓,未即位,故三以鐵契,四以石龜。”《太平廣記》卷三七四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海畔有大石龜,俗云 魯班 所作。夏則入海,冬則復止於山上。 陸機 詩云:石龜常懷海,我寧忘故鄉。”
成語(Idiom):石龜(shí guī)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動遲緩,像石頭一樣緩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龜是由“石頭”和“龜”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意思是比喻人的行動遲緩,像石頭一樣緩慢。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的行動遲緩不靈活,缺乏活力和效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龜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在做事情時慢吞吞、不積極,行動遲緩??梢杂脕砼u或諷刺別人的行動速度慢,或者形容自己在工作或學習中的不足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石龜的故事流傳甚少,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但是,龜作為一種動物,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被用來象征長壽、穩重和緩慢。石頭則是堅硬、不易移動的象征。因此,石龜成語的意義就是將這兩個象征性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形容人行動遲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龜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情真是石龜一樣,總是拖拖拉拉。
2. 我們不能再等他了,他太石龜了。
3. 老板要求我們完成這個任務,不能再石龜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石頭和龜結合在一起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龜爬在石頭上,非常緩慢,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關于行動遲緩或者速度快的成語,比如“飛龍在天”、“如雷貫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學習太石龜了,總是慢悠悠的。
2. 初中生:我們隊員的速度太石龜了,跑步比別人慢很多。
3. 高中生:他做事情總是石龜一樣,不積極,沒有效率。
4. 大學生:我在寫論文的時候變得石龜一樣,思路遲緩,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