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勛
基本解釋
謂評議其輔成王業的功勛。 北周 庾信 《慕容公神道碑》:“昔在《殷書》懋賞,《周禮》議勛,諸侯計功,大夫稱伐?!?倪璠 注:“《周禮》曰:‘司勛掌六鄉賞地之法,以等其功?!?/p>
議勛(yì xūn)
發音(Pronunciation):yì x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議論評價功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議勛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議”指的是討論、評價,而“勛”則指功績、榮譽。議勛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對某個人的功績進行評價和討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議勛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對某個人的功績進行討論和評價,尤其是在政治、軍事、學術等領域中。它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對某位領導者、學者或者英雄人物的評價,也可以用來指評判某個團體或組織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議勛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然而,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說明它在古代就已經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議勛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議”是動詞,表示討論、評價的行為;“勛”是名詞,表示功績、榮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軍事才能備受議勛。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廣泛的議勛。
3. 這個組織的貢獻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議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議”字與“評”字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議勛可以理解為人們對某個人的功績進行評價和討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議勛相關的成語,如“議論紛紛”、“評頭論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在班級里議勛了我在比賽中的表現。
2. 初中生(13-15歲):大家都在議勛那個學霸在考試中取得的好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這次演講比賽,評委們對他的演講給予了很高的議勛。
4. 大學生(19-22歲):學術界對他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廣泛的議勛。
以上是關于“議勛”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