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邦論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發音:jīng bāng lùn dào
基本含義:指君主治理國家時,以道德經營國家,以言論教化百姓。
詳細解釋:經邦論道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經”指的是經典典籍,“邦”指的是國家,“論”指的是討論,“道”指的是道德和教化。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君主在治理國家時,以道德為基礎,通過言論來教化百姓。
使用場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君主善于用道德教化百姓,以及政治家善于用言辭來治理國家。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演講、文章、教育等。
故事起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太史公自序》。據說,當時的太史公孔子在論述君主治理國家的道德原則時,使用了“經邦論道”這個成語來表達。
成語結構:經邦論道由四個漢字組成,結構簡潔明了,表達力強。
例句:
1. 他是一位善于經邦論道的政治家,能夠用言辭來教化百姓。
2. 這位國王以經邦論道為原則,治理國家有方。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成語分解為四個部分來記憶。同時,可以將其與君主治理國家、道德教化百姓等相關概念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如果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和《大學》等經典著作,深入了解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哲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經邦論道,做一個有道德的好學生。
2. 初中生:學習歷史時,我們學到了許多經邦論道的故事,深受啟發。
3. 高中生:政治課上,我們討論了君主如何經邦論道,管理國家。
4.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我們應該學會經邦論道,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