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愶
成語(Idiom):威愶(wēi nù)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n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威嚴而又寬宏大量,能夠威懾和安撫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威愶一詞由“威”和“愶”兩個字組成。“威”表示威嚴、威力,有震懾力;“愶”表示寬宏大量、寬容,能夠安撫人心。合在一起,威愶表示既有威嚴的威力,又有寬宏大量的胸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領導者或者權威人士有威嚴的氣勢,同時又能夠以寬容和善意來對待人民。也可用于形容某個事物既有威力,又能夠給人以安撫和舒適的感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描寫項羽為了安撫受到戰爭影響的百姓,采取了一系列寬容和善政的措施。其中就有“威愶”一詞,形容項羽既有威嚴的威力,又有寬宏大量的胸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者應該具備威愶的氣質,既要有威嚴的形象,又要以寬容和善意對待員工。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威愶而又有人情味,員工們工作起來非常有動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威愶”分解為“威”和“愶”,并聯想到“威嚴”和“寬容”的含義。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威嚴而又寬宏大量的領導者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威愶相關的成語,如“威風凜凜”、“威武不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雖然威嚴,但是對我們很愶。
2. 初中生:校長的威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高中生:領導者應該既有威愶的氣勢,又要以寬容和善意對待員工。
4. 大學生:政府的威愶能夠穩定社會秩序,讓人民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