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唐代以后指區別于近體詩(律詩、絕句)的一種詩體,句數沒有限制,每句的字數也可以不齊,平仄和用韻都比較自由。也叫古詩或古風。
[構成]
偏正式:古體(詩
英文翻譯
1.a form of pre-Tang poetry, usu. having five or seven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without strict tonal patterns or rhyme schemes
詳細解釋
詩體名。對近體詩而言。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不要求對仗,平仄與用韻比較自由。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較多。 唐 杜甫 《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詩:“早作諸侯客,兼工古體詩?!?清 趙翼 《甌北詩話·陸放翁詩》:“試觀 唐 以來古體詩,多有至千餘言四五百言者; 放翁 古詩,從未有至三百言以外。”參見“ 古風 ”、“ 古詩 ”。
古體詩
發音:gǔ tǐ shī
基本含義:古體詩指的是古代中國的一種詩歌形式,它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情感表達和藝術價值。
詳細解釋:古體詩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詩歌形式,主要以五言、七言為主。它以抒發情感、描繪景物、抒發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等為主要表達方式。古體詩追求意境深遠、言簡意賅,常常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使用場景:古體詩常常用于文學創作、詩歌朗誦、課堂教學等場景。它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描繪美好的景物、抒發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等。
故事起源:古體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在古代,詩歌是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被廣泛應用于社交、教育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古體詩的形式經過漫長的發展和演變,逐漸成為了中國文學的瑰寶。
成語結構:古體詩的結構比較簡單,一般由五言或七言組成。每個字都有固定的位置和韻腳,形成了獨特的韻律和格律。
例句:
1.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出自杜甫的《登高》)
2.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孟浩然的《春曉》)
記憶技巧:記憶古體詩可以通過多讀多背誦的方式??梢赃x擇一些經典的古體詩,反復朗誦和背誦,把其中的優美語言和情感表達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延伸學習:學習古體詩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梢蚤喿x古代詩歌的經典作品,了解古代詩歌的發展歷程和不同詩人的創作風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背誦古體詩,因為它的語言很美麗。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學習古體詩,我覺得它可以幫助我提高我的語言表達能力。
3. 高中生:我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引用古體詩,因為它可以給我的文章增添一些文化底蘊。
4. 大學生:我正在研究古體詩的創作技巧,希望能夠寫出一首自己的古體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