俵施
成語(Idiom):俵施(biǎo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biǎo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互相施與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俵施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俵”和“施”兩個字組成。俵在古代是一種裝糧食的器皿,施指施舍、給予。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人們之間互相施舍財物,互相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施舍的情景。可以用來贊美人們的互助精神,也可以用來描述一種互相支持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名叫陶朱公的人,他非常富有,但是不善于施舍。有一天,他的鄰居突然失去了家產,無家可歸。陶朱公見狀,心生憐憫,立即將自己的財物全部施舍給了鄰居。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人們用“俵施”來形容互相施舍財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困難的時期,我們應該互相俵施,共度難關。
2. 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互相俵施的基礎上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俵上,將手中的財物一一施舍給周圍的人,形象地表達了互相施舍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互相幫助、互相施舍相關的成語,如“施比受更有福”、“以德報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珍惜友誼,互相俵施。
2. 初中生:在困難的時候,朋友之間要互相俵施,共同渡過難關。
3. 高中生: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互相俵施,才能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